奇番财经院校分数线的崩盘——悼念所有金融“黄金十年”的牺牲者


来自:奇番网     发表于:2019-07-27 16:20:50     浏览:100次 关键词:财经院校分数线 mdash mdash 悼念所有金融 ldquo 黄金十年 rdquo 牺牲者

财经院校分数线的崩盘——悼念所有金融“黄金十年”的牺牲者1

(作为学校工作的研究者,笔者对于业界的情况了解有限,故本文部分观点来自于两位金融业界从业者:时光先生和陈薛宇先生,特此鸣谢!)

本周五,笔者所在的西财校友大群(一个八百年死群)突然炸了。

财经院校分数线的崩盘——悼念所有金融“黄金十年”的牺牲者2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奇番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QFanW谢谢大家支持!

347


炸的原因非常简单:大家突然发现,西南财经大学作为长期在川内收分最高的学校,竟然远远落后于同样等级的电子科大和川大了!

笔者是2010年从辽宁省考入西财的,彼时由于四川地震刚过,分数线属于价值洼地时期,因此成功捡漏,以较低的分数过线录取。然而,从2011年开始,西财在辽宁的收分呈现几何式爆炸增长,远超过四川省的两所985——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曾几何时,西财人走在成都大街上,是敢这么报名号的:

"你好同学,我是西财的,金融~"

接下来会是一番赞美:

“啊,你高考一定很厉害吧!”

短短四五年,2019年,就成了这幅样子………(图中西南交大应为西安交大,勘误)

当年的老蒋在1945年,以抗战英雄的地位回到南京,手握420万大军和数不尽的美国援助,如日中天。可是,1949年,竟在半年时间内被我人民解放军四面开花,五大主力全军覆没。

嗯,老蒋跌落用了四年,西财也跌落用了四年。

西财人的感觉,非常类似于,美国一天早上醒过来突然发现自己GDP位于世界第三了。因此群内震撼是非常巨大的。笔者于是生出了写下这篇公众号文章的动机:祭奠一下财经专业的黄金十年,告诉大家,在历史的行程面前,你的个人奋斗,真的什么都不值。

Part 1:财经类高校的崩盘,转折2017

首先,是西财不行了?还是财经类不行了?

答案:财经类不行了。

其次,那什么类的取代了金融?

答案:IT。

有证据吗?

答案:有。

(数据来源:各个高校官网,手动整理;

  样本:三所著名财经院校的金融类专业和其对应的同省份工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

 上财数据2014-2015两年缺失)

2017年是黄金交叉的年份:

成都电子科大的计算机分数线超过了西财的金融;

同济大学的计算机的分数和上财金融齐平;

北邮计算机的分数线和央财金融的分数差首次小于10分。

Part 2:2017年,肿么了?

2017年的炸,肯定是2017之前累积下来的TNT炸药,所以,我们必须得朝前看。

IT和码农行业我不太熟,不敢妄言,只能说说2017年前后,金融业发生了什么。 

2014年,“中国经济新常态”概念首次推出;


2015年夏天,中国股市崩盘,进入了长达将近三年的熊市,券商行业进入寒冬;

2016年年初,“三去一降一补”正式落地。“三去”中的“去杠杆”,直指金融行业的大块头——银行。

2018年,银行资管新规推出,银行非标业务受到限制。

银行业在“四万亿”之后的一两年内(2009-2012年)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真可谓:

贷款为天,存款为地,白玉为堂金做马;

非标为金,同业为银,满城尽带黄金甲。

真正做到了人生三大传奇中的两个——“数钱数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另一个是“外快大赚薪照领”),甚至一度传出过刚毕业的柜员年薪二十万的神话。但是到了2014以后,热潮已经开始退去,再加上2016年开始的连续政策收紧,加快了银行业烈火的扑灭速度。

2018年,OFO陷入困境,成为了烧钱业(以PE/VC 为代表的融资游戏)进入再次寒冬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之所以说是“再次”,因为2015年曾经因为五峰事件寒冬过一次)。

股权融资的游戏,在2014年达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给我们带来了数不尽的熟悉的名词:饿了吗,大众点评,滴滴,罗辑思维,Papi酱……

如今,终于也退烧了。

今年(2018年——笔者注)前11个月整个PE/VC创投行业新募基金达到4071只,募资总额约1.15万亿元,同比下降28.7%,今年前三季度创投行业募资额更是大幅下滑57%。与此对应的是,PE/VC基金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投资额相应缩水。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创投机构股权投资数量为9773起,投资总额1.03万亿元,同比下滑6.6%。”)(来源: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12-28/doc-ihqhqcis0931155.shtml)

好了,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个时间线了。

终于,我亲爱的母校,你可以“败的明白”些了。

当然,也不能说财经院校完全是受害者,某些财经学校(读者很多都财经院校的从业人员,因此此处就不点名了)最大的责任就是:他们企图趁着2009-2015这一波热度,扩专业招新生,向综合性院校打造自己。一些奇奇怪怪的专业陆续出炉,一方面降低了分数线,另一方面,也使得强势专业(金融,会计等)的名誉受到了影响,同时由于专业调剂制度,将一大批冲着金融等强势专业去的高分生坑到了新扩张的专业里


由此产生的次生后果就是,财经院校对综合性院校的全面比较劣势——明明是财经院校,偏偏要扩专业成综合性院校,新扩的专业无法与传统综合性大学和工科大学在质量上一较高下。因此,学生在毕业后的升学(出国考研等)方面的劣势就不容忽视了:由于本质是财经类院校,因此综合排名比不上综合院校,而又邯郸学步包装成综合性院校,因此专业排名也不显著。最后,两头不讨好。

当然,这个因素只是个体的“小气候”,在金融行业整体萎靡的“大气候”面前,也许不值一提吧。

Part 3:高三的学生们,如何知道金融行业不行了?

但是问题是,如此复杂的行业情况,信息的传递过程,为什么会这么快?

如果把高考志愿比喻成一个市场,那么这个市场存在两个明显的特征:

特征1:市场是完全自由化的。除了体检限制外,几乎没有政策干预,市场参与者——考生,可以根据完全透明的历史信息信息(往年录取分数线和本年度各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做出报考决策;

特征2:市场是完全的散户组成。目前高考报志愿尚无庞大的场外咨询业务,也没有合法框架下的信息垄断行为,因此,考生类似于散户(何况是高考后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了12年),无内幕消息,可参考信息可供全体参与者共享。

按照行为经济学理论,散户并非完全信息理性人,存在诸多非理性的行为动机(羊群效应,路径依赖等),信息的传递过程也绝非无障碍和准确的,因此,价格(即分数线)并不能完全反映资产的质量(即高校和专业的质量)。

但是我们非常惊奇的发现了,面对金融市场的变化,信息很快从实体经济传递到了高考这个市场。


因此我的推论是,高考的考生,是通过了另一条渠道,改变了对财经院校的看法——哥哥姐姐的信息分享。


而现在这些考生的“哥哥姐姐”,恰恰就是2010年前后参加高考的,我们。

2010年夏天,笔者参加高考,在考后的家宴上,我的堂哥(2005级大学生)说:金融业大有可为。后来,我学了商科。

2018年夏天,我的堂妹参加高考,在考后的家宴上,我明确的和她说了:“别选金融,泡沫很大。”后来,她学了工科。

时间线可以拓展一下了

哥哥姐姐们,就像成熟的股票市场里的(注意,是成熟的!)信息中介(分析师,信用评级机构等),成功的将当期的市场信息传递给了散户。


如果你仔细分析上图,唯一高位买入,低价卖出的“最惨”的一批人,就是红字中的“我”——

对,说的也是你们,2009-2015年左右入学的这批学金融的人!


Part 4:我们对金融业,究竟有多深的误解?

但是,我们这一批受害者,又仅仅是受害者吗?


我们是不是也一度相信:所有的金融工作,都是做投行呢?


有必要彻底理清两个概念的分别:


--做金融工作 work in finance 

--在金融机构工作 work for finance


这两种工作,差之千里。



最简单的一个区分标准就是:我们多少人目前的“金融工作”,用到了哪怕一丢丢我们当时学过的东西?


我们当年学的是资产定价,现在在用吗?

我们当年学的货币银行学,货币发行理论,现在在用吗?

我们当年学的是计量经济学跑回归,现在在用吗?

我们当年学的是风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现在在用吗?

我们当年学的是行业研究体系,公司研究方法,现在在用吗?


如果都不在用,那么很遗憾,我们只是work for finance而已——“在金融机构工作”,而不是“做金融工作”。


即使你觥筹交错间谈成了几个亿的承销业务,

即使你用了100页PPT成功将企业债发了出去,

即使你熬夜无数拿到了业绩冠军身缠万贯,

即使你拖了家里的关系拉到了几千万的存款,

——对不起,你依然是“在金融机构工作”,

——依然work for finance。


真正的work in finance,“做金融工作”的人,太少了。


而我们当年在报志愿的时候,以为work in finance = work for finance


真正明白work for finance≠work in finance的道理,也是在金融退潮后,大家突然发现了自己在裸泳。


结语:给IT行业的几句话


我在IT领域是文盲中的文盲,因此绝不敢评论你们。但是,作为“过来人”,作为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我还是奉劝你们思考如下问题。


1.你们,什么时候超越的我们?

2.你们,什么时候会成为我们?



上一篇:财经课堂:自己不争气怪别人搞阴谋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