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1周年之际,上海市公共绩效评价行业协会于9月1日在上海举办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高峰论坛。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qfanw奇番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奇番网谢谢大家支持!
421论坛通过专家主旨演讲、地方经验介绍、嘉宾对话等形式,深入探讨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聚焦点、面临的难题和实现的路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聚焦点上海市财政局总经济师张荣庆认为,当前参与绩效评价的中介机构质量参差不齐问题,是影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提高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工作质量是个聚焦点。
在广西财经学院教授梁素萍看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聚焦点要放在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绩效管理和评价的关系问题。她认为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工具之一,可反映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到了什么程度,通过绩效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探讨管理过程中的缺陷,这才是正确方向。二是政府绩效考评与政府绩效评价有效融合的问题,现在是两张皮,如何有效地融合,需要深入思考。
具体到绩效评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王金秀认为,绩效评价质量提升的几个聚焦点应包括:绩效指标、预算约束力(预算执行)、绩效报告的呈现方式等。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施青军则把聚焦点放在了“大数据技术在财政绩效评价中运用”上。他认为,财政绩效评价与“数据”有一种天然的联系。但在“小数据”时代,财政绩效评价数据来源偏少,只能收集少量的数据,受各种条件限制,评价范围难以拓展。因此,要想方设法提升大数据技术在绩效评价中的运用,通过收集和利用全面、系统的数据,准确地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扩大绩效评价范围,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朝着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上海市财政局绩效评价管理处副处长罗杰认为,预算绩效管理是系统化工程,需要财和事的统一和协同。而当前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难点和问题主要是:绩效理念尚未真正树立;制度和机制不配套不健全;主体职责、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而造成的职责不清,缺乏责任追究;激励奖惩机制既没有调动积极性,也没有形成敬畏感;绩效标准体系尚未建立;配套改革没跟上,造成管理基础薄弱;第三方参与管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评判标准不明。
上海市闵行区财政局评审中心主任王文才结合基层工作,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中的五个瓶颈:一是绩效操作模式和原有理念难以改变,预算部门在工作中更是容易重大轻小,重眼前轻长期;二是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缺失,部门和单位的认可度不高;三是绩效目标与预算活动计划匹配度不高。预算部门活动计划目标模糊不清、存在过于简单或过于宽泛的现象,无法准确精炼地反映绩效目标;四是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五是行业的标准和规范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光焰则从绩效管理生态的角度,提出人才培养是个难点,要体现新时代、凸显新技术、建设新专业、引进新理论、采用新模式,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出未来需要的绩效人才。
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任晓辉认为,预算绩效管理一直都是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实践拓展得太快,没有相应的理论来做指导,肯定会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
地方实践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探路山东省预算绩效评价中心主任肖友华介绍了山东省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的四个模式:一是中心+行业专家承担重要和涉密的重点项目与政策的绩效评价,并适当参与监控。二是上下联动,通过实践来提升市县的绩效,让市县财政工作人员参与评价过程,一方面解决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评价工作效率。三是中心+第三方机构,由中心人员任组长,进行组织协调,第三方专业技术力量投入,结合各方的优势开展工作。四是混合模式,即对于复杂和子项目多的项目,让中心人员、市县财政、专家、第三方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深圳市财政局预算绩效评价处处长邓广表示,深圳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确定目标范围、落实责任、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信息支撑等实践推进绩效向纵深开展。在评价方法上推进评价数据一体化过程深度融合;要求评价报告向审计化的方向发展;结合智慧财政,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将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的内容叠加到政府绩效考核中,促进部门和单位重视绩效管理工作;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
罗杰在论坛上全面分享了上海经验。比如聚焦全方位,各级政府收支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的全部收支、政策和项目预算都要全面纳入绩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全方位绩效管理格局。具体而言,对于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要稳步推进,对于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要着力提高质量,对于部门和单位整体预算绩效管理要重点推进。全过程有五个关键点:在预算决策环节,要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在预算编制环节,要将绩效目标作为前置条件,批复,公开。在预算执行环节,要实行绩效“双监控”。在预算决算环节,要建立部门自评与外部评价、财政重点评价与再评价相结合的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在信息公开环节,要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
苏州市财政局副局长王强表示,苏州绩效实践凸显五个方向:一是加强预算与绩效管理的融合,将预算绩效向绩效预算的转变,推进预算与绩效的一体化;二是加强预算的成本效益分析,实现评价结果从定性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转变;三是加强部门管理的整体环节,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力;四是加强各部门整体协同推进,实现财政向多部门联动的模式转变;五是加强绩效工作本身的绩效,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建立分行业分领域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实现大数据平台支撑。
王文才认为,只有实现预算与绩效的一体化、领导组织机制与业务流程的一体化、激励与约束的一体化,才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结合闵行区的经验,他提出了四条建议:一是结合项目库管理、强化跟踪监督,继续深化“全过程”管理机制。二是拓宽评价范围、聚焦评价重点,有序推进“全覆盖”管理格局。三是注重部门整体绩效、完善指标库建设,科学探索“全方位”管理体系。四是加大考核力度、加强结果应用,硬化绩效管理主体责任约束。
在本次论坛上,由上海闻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系列丛书”正式发布,该套丛书基于理论,结合案例,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一套实操教材。
来源:中国财经报 2019年9月10日消息 记者:贺利娟
新闻链接:
http://www.cfen.com.cn/dzb/dzb/page_7/201909/t20190910_3383716.html
135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