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番《哪吒》爆火的背后,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动漫史
来自:奇番网 发表于:2019-08-23 18:07:32 浏览:100次 关键词:
你所不知道 中国动漫史

近期《哪吒》爆红,关于国漫的讨论重回大众视线。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奇番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QFanW谢谢大家支持!
470回顾中国动漫发展史,从早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众多经典,到后来被国外动漫占据上峰,再到近几年逐渐复兴,它的发展历程可谓曲折不断。构成这部历史的,也少不了几代人的热血青春。“天生丽质”的国产动漫
在90后中提起动漫,大家想到的大都是迪士尼或日本动漫,对于国漫却知之甚少。
迪士尼乐园中的米老鼠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国漫曾代表过世界一流水准。1941年由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制作的国内首部大型动画巨作《铁扇公主》,是世界电影史上第4部大型动画艺术片。创新的动画技术,加上中国传统的戏剧打斗元素,无疑是一次大胆尝试。《铁扇公主》于1941年底在上海上映,获得空前好评。随后该影片又在香港、东南亚及日本引起热烈反响,票房和口碑上皆获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铁扇公主》一定程度上还为当时日本动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日本漫画、动画鼻祖手冢治虫便是受其影响放弃学医,由此开创了日本动漫近半个世纪的繁荣。即便现在,我们还能从日本动漫作品中察觉到这种影响力。除此之外,当时中国的动漫艺术家们还在其它方向进行了积极探究,诞生出木偶动画、剪纸动画、水墨动画等一系列作品。60年代由万籁鸣、唐澄执导的《大闹天宫》,则将国漫水平推向顶峰。该影片在把握原著精髓的同时,又根据国内观众的欣赏习惯对故事和人物进行了二次创作。作为国漫经典,其别具一格的艺术色彩影响深远,传承至今。 百花齐放,国漫掉了“皇冠”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产连环画、漫画以及美术片在国内十分流行,取得了巨大艺术成就。可惜的是,八十年代后期,中国动漫因人才脱节、缺乏市场化操作而走向下坡。与此同时,隔海而望的日本却涌现出一系列优质作品——如鸟山明的《龙珠》、高桥留美子的《乱马》、小川悦司的《中华小当家》,而这些作品大都取材于中华文化。
日本动漫《七龙珠》中的孙悟空很快,这些来自日本、欧美的动漫传入中国。它们制作精良、趣味性强,不再只面向低龄儿童,而是选择了青少年群体,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80、90后的童年印象里都是日漫作品的原因。 重回镁光灯下,国漫复兴的背后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群动漫爱好者为了重现国漫往日繁荣,下定决心要拼出一番天地。这群“非科班生”历经磨练,为中国动漫的复兴奉献了热血青春。1993年8月创刊的《画王》是这一时期国内漫画领域的启蒙者,一开始其主要连载优秀的日本漫画,后重心转为中国本土漫画,为新兴漫画家们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像颜开、陈翔、姚非拉、自由鸟、胡倩蓉等一批国漫中坚力量都是在这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外粉丝普遍认为:所谓的国漫,不过是日本动漫的模仿者罢了。“如何摆脱日漫的影子?”成了这一时期国漫人所面对的最大课题。21世纪初,传统中华文化给了国漫人源源不断的灵感,《斗罗大陆》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它将中国玄幻文化与现代科技进行结合,建立武学等级体系,构架出一个全新的世界观。因为取材于传统文化,更容易与国漫粉丝产生情感共鸣。在分镜设计上,随着近几年手机阅读习惯的兴起,电子漫画版本的《斗罗大陆》在保留经典分镜的同时还对构图进行了调整,提供了更好的移动端浏览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