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奇番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QFanW谢谢大家支持!
1477该片记录了美国攀岩大师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 Honnold)2017年6月3日无辅助徒手攻克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3000英尺高的酋长岩(El Capitan)的全过程,共用时3小时56分钟
这片儿凭啥拿奥斯卡?就因为和死神一线之隔?
当你试着搜索他的名字,第一个出现的关联条目总会是“Is Alex Honnold Still Alive?” 为什么广大网友都这么关心他的死活呢? 因为他从事的是被称为十大极限运动之首的-Free Solo(无辅助、无保护、单人徒手的攀岩)。
当讲到肾上腺素(Adrenaline) ,首先你会想到什么?
刺激夸张的电影场景?
(阿汤哥徒手扒飞机)
还是具有挑战的极限运动?
但如果是 刺激+真实+极限运动 呢?
今天,报姐就给大家讲一讲刚获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徒手攀岩》(Free Solo)
单是看到海报上陡峭垂直的悬崖,就足以让人手心不停地出汗。
海报上的小哥是本片的主角-Alex Hoonold。
当你试着搜索他的名字,第一个出现的关联条目总会是“Is Alex Honnold Still Alive?”(Alex Honnold还活着吗?)
为什么广大网友都这么关心他的死活呢?
因为他从事的是被称为十大极限运动之首的-Free Solo(无辅助、无保护、单人徒手的攀岩)。
随便搜索一张小哥的攀岩图片,就能让你几近尖叫。
Free Solo之所以称霸极限运动之首,只因为如果攀爬的高度超过限定(一般都会超过),一旦跌落,非死即残,死亡率达到了可怕的50%。
Free Solo界内好多大神都因为意外,惜别人世。
(吓哭了!)
既然死亡率那么高,前辈坟头草都几米高了。那Alex还为什么要从事这项危险的运动呢?
????
天赋异禀,Alex的大脑杏仁核没有普通人那么敏感,需要高度的刺激才能做出反应。
这就注定了他在大风大浪面前能够临危不惧。
换句话说:他觉得的小刺激小紧张,换普通人早就吓cry了。
而且,Alex热爱攀岩。
从小他就不爱和人说话,就连去攀岩露营地的时候,他宁愿自己徒手攀岩也不和别人说话。
https://i.postimg.cc/XNGw2kDs/63d0f703918fa0ec54ee942d289759ee3d6ddbe1.jpg" alt="a" />
虽然高智商的他顺利进入名牌大学,但入学没多久的他就辍学了,因为他觉得很无聊,更想专注于攀岩。
Alex弄了一辆房车,从此吃喝拉撒睡都在车里,每天寻找适合攀岩的天气。
徒手攀岩之路便一发不可收拾了,Alex也从攀岩爱好者变成了专业“大神”。
但多年来,Alex一直有一个梦想:挑战Yosemite National Park的伊尔酋长岩(El Capitan)
约914米,几近垂直,相当于攀岩界的珠穆朗玛峰。
成功徒手攀岩登顶的人,为零!
Alex七年来一直想要挑战,但因为风险过大、准备不足,一直没有完成挑战。
2017年6月3日。经过长期的准备和探索,Alex终于决定接受挑战:徒手攀登酋长岩。
而《徒手攀岩》,就记录了Alex Honnold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和防护设备,单凭四肢,挑战登顶“攀岩最高峰”-伊尔酋长岩的过程。
除了Alex堪称攀岩界登月的壮举,片中的其他元素,也造就了这一神作。
首先,牛级的拍摄团队。
大神导演夫妻档-金国威(Jimmy Chin)和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
两人先前早已合作执导同样为恐高“噩梦”的-《攀登梅鲁峰》
而这一回,两人各尽所能:
Jimmy负责组织专业拍摄团队,Chai负责控影片的节奏和准确度,组织采访并为团队梳理线索。而jimmy组织的摄影团队,个个都是专业的灵魂攀岩手。
趴在岩壁,双脚腾空。
整个拍摄团队还要有巨大的抗压能力,随时尽可能地保持“隐形”。因为当Alex攀岩的时候,需要极度的专注,稍不留神,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粉身碎骨。
如果Alex挑战失败,整个摄制组都会亲眼目睹他坠下悬崖的过程,他们就会产生“是不是因为我们导致他失败”的负罪心理,以后在工作生活中无法释怀。
(摄影大叔都不敢看了。)
身为Alex好友的Jimmy,除了一直怀着“时刻做好哭着打电话报警和叫救护车”的准备以外,他还要撇开主观意念,尽可能地用客观的角度来展现攀岩的过程。
虽不至于没命,但是对于摄制团队来说,这次的拍摄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挑战。
其次,Chai组织各种Alex亲友的采访,让影片细腻感人。
首先是Alex的母亲。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儿子是徒手攀岩冒险家呢?
虽然经常提心吊胆,但母亲知道,这是Alex与生俱来的天赋,她无条件地相信儿子。
其次,还有Alex争议不断的爱情生活。
Alex有一个相恋一年半的女友-Sanni。
但是粉丝们并不认可这个“麻烦精”:两人刚在一起没多久,Alex就因为Sanni的疏忽而受伤;两人还没结婚,Sanni就撺掇Alex一起和她住在房子里;Sanni的提心吊胆还拖累了Alex的脚步。
更有杠精,跑到Sanni的社交媒体上,大骂她是“Gold Digger”(掘金女,为了钱才和Alex在一起)。
但是,面对男友这样高风险的兴趣,不知道哪一天就翘辫子了。她心理遭受了多大的舆论压力和得失恐惧,怕是没有人知道。
而且想要和相爱的人安安稳稳,这难道有错吗?
Chai把关于Sanni的点滴也搬上银幕,妥妥的杰出”女主角“。
包括挑战前,Sanni因为害怕Alex失败而偷偷哭泣的片段。真是感人。
就连Chai上台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还致谢Sanni:“如果没有你,这部电影会变得很boring(无聊)。”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相比杠精说的“麻烦精”,这个大神背后的女人,更多的是敢爱敢言吧?
除了攀登过程的刺激紧张,冒险背后的人情关系也同样让人共情不已。但报姐觉得最出彩的,还是Alex对攀岩梦想的执着信仰和无畏勇气。
对于高危极限运动,国内很多网友都评价“难怪外国人少”。
比起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嘲讽或亵渎,报姐倒觉得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嘲以及羡慕。
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希望去攀岩,而是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勇敢一回: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有些人,想在渺小的一生中,活出自己的颜色,践行自己坚定的信仰。这种精神,是最让人艳羡的。
既能以视觉冲击使人心跳加速,又能以细腻情感令人潸然落泪。
这段走在生命边缘的冒险之歌,就注定了《徒手攀岩》是奥斯卡的赢家。
最后,说句俗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为了自己的信仰,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