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是个慢热的人,爱情开始的时候反应迟钝,结束时亦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奇番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QFanW谢谢大家支持!
590只是我没想到,故事的高潮是在我以为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才到来。哪怕这段感情是我亲手掐灭的,分开之后的痛苦、梦魇和眼泪却也像滴在宣纸上的墨一样,在随后的日子里缓缓洇开。
我们分手的姿态非常平静,没有争吵,甚至没有见面。因为所有的矛盾都在前面铺好了路。当我们知道彼此都已经筋疲力尽,对未来心生怀疑,最后已经无话可说的时候,分手已经是水到渠成。
但水到渠成并不是云淡风轻,而是痛苦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很小的事情也可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防止自己后悔,提出分手之后我马上删掉了对方的微信,随后,网易云、QQ等一切我可能与他产生联系的方式也都被切断了。除了微博,而这也成为我日后备受痛苦的原因——我会忍不住去搜他的动态。不过幸好后来微博发展出了微博动态仅朋友圈可见的功能,后来点开他的页面,永远停留在原来的状态。
刚分开的时候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想到他,尤其是听到熟悉的音乐的时候,还有就是在容易让人矫情的深夜。思想像章鱼的触角,又像榕树的气根,不受控制地蔓延,我常常失眠。
我没有扔掉与他有关的物件,而是把它们全都收起来,装进盒子里,放在一个平时不会动的地方。
当我晚上思绪万千的时候,我喜欢把所有乱七八糟的思想写下来,最后得到的结论简单概括总是:我是很难过,但这是我必经的。
心理的确是会影响到生理的,难过的时候就是什么都干不了,因此我选择的方式是跑步,在某种程度上,出于“你看我过得很好”的心理,我一度在微博打卡,其实只想给他看。
也很可怜,越想拼命证明什么,实际越缺什么。
尝试过无数方法之后,实践证明,最有用的是倾诉。把经历、感受、情绪一股脑都倒给别人,说的次数越多,对于这段以为放不下的感情看得就越淡。一次看心理类的公众号,发现有科学调查显示,这一理论真的是存在的。
因此真的要感谢那些当我失恋的时候,在我身边不厌其烦地听我倒苦水的人。
当我已经从自我疗伤中渐渐走出来的时候,我前男友的现任突然联系到我——也正是这个狗血的结尾,让我更加坚定地不要回头。
在她联系我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和他只是纯粹不合适而已,我对他所有的情话深信不疑。直到那个女孩儿告诉我,早在分手之前,前男友已经精神出轨了,我才意识到我不是愚钝,而是蠢。而她联系我不是出于炫耀,而是因为她后来也遇到了和我相同的经历,只是想从我这里找到同感和共鸣。
但是,当我不断地被告知那些细节的时候,我的思绪却飞走了,对于这些感情纠葛我感到疲倦,有关于他的细节也不再感兴趣,那个曾经让我失眠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或许也不会来再搅扰我的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