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qfanw奇番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奇番网谢谢大家支持!
687本来信心满满踏上游戏道路的一众玩家,却有不少人把游戏角色培养到压力过大、心理阴影面积百分百的结局。 “我很后悔,觉得自己毁了它,下一次一定要将他培养成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游戏评论区) 看完这些吐槽,团团一下子就想起了前段时间看到的两部与青年抑郁症有关的电视剧。 一部剧中的主人公因受家庭环境影响,压力过大并深受抑郁症困扰,其崩溃时对母亲说的一句“我就是想要逃离你!”到底还是触动了许多人的心。 另一部剧中的主人公在患病之初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每天早上都会无比的压抑,像是在梦里溺了水,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像是病了一样。”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数据显示,48%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社会上人们的心理问题严重”,而青少年阶段(12岁-18岁)的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指数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 不得不重视的是,即便是在今天这个开放多元的社会也仍然有人认为谈论“心理健康”就是矫情,殊不知在快节奏的时代下,也许一个不经意间,你的内心就被埋下了抑郁的种子。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吗?
新学期仅过去一个月,团团也收到了不少小伙伴反映自己心理抑郁的留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开心,也有自己的意难平。留言一
因为自己学校比较好,亲人都表现出对自己无限的期待,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会出人头地会暴富,感觉就像辜负了大家的期待辜负了自己的努力。留言二
我从未想过,我有一天会变成这样: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有时候,吃了安眠药也没用,以前的我,每天都会笑,现在的我,失眠,抑郁,自闭……留言三
今天的我干了很多的错误,有机实验课上把学长的薄层色谱给弄坏了,今天晚上给老师做实验又做错了,其实很多实验的老师他说的一些话,并不是普通话,我需要再三确认才可,但在他的印象里我并不好,在他眼里应该全心全意给他做实验,并不要兼职,但现在已经成年的我们还靠着父母的钱感觉真的是不应该,而且我兼职有没耽误给他做实验呀。 虽然人都是只注意结果的,过程的辛苦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我真的不开心,甚至很难过,有些逃避,甚至明天不想去实验室,知道自己选的路,咬牙也要走下去,但内心还是有些不甘和心痛吧。如果你想收到来自陌生人的一封信,请留下一个和故事有关的信物以及你的收件地址,团团作为消息的中转站,会在保证每一封信内容质量的情况下准确送到每一位小伙伴手中。
期待你们的故事,老规矩,团团会严格保密哦~
编辑 | 赵亚飞
校审丨陈田一沫
责编丨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