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番财经十九年


来自:奇番网     发表于:2019-11-09 05:28:37     浏览:100次 关键词:财经十九年

财经十九年1

十年前的那次动荡,让胡舒立(原来《财经》杂志的主编,现在《财新周刊》的社长)带领将近一半的采编运营团队离开《财经》杂志另立门户,收购了《新世纪周刊》的刊号,继而改名为《财新周刊》,一刊就是十年,中国财经媒体的一姐如今站在台上,风华无限。

财经十九年2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奇番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QFanW谢谢大家支持!

323



算上他们离开前,我读《财经》杂志的那九年,以及后面《财新周刊》的这十年,阅读由这个团队报道、撰写、分析的政经类新闻已经19年了,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职业生涯。



这本杂志毫无疑问是我的启蒙之书,带领本来学习其他专业的自己走进了财经的世界,《庄家吕梁》、《基金黑幕》以及《老虎基金是怎样袭击香港的》在一个青年的心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事业追求。而世通、安然以及来自911现场的报道又推开了一扇可以去了解世界的窗子,世界发生了什么?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世界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杂志中的文字总能引出你的好奇,解答你的疑问。



19年了,一本没有落下过,父母家、自己家以及办公室,成摞的杂志,是我唯一的收藏品。



说真的,最开始喜欢这本杂志,并不是因为文字,而是那些吸引人的封面。在一堆千篇一律的报纸杂志中,一眼就可以看到当年的《财经》是多么的与众不同,甚至到了另类的程度,而这些标新立异的封面却也真实地反映了这本杂志、这个团队的敢说和真实。



对于一个本身没什么基础的读者而言,《财新周刊》这类专业杂志读起来应该是有一点点晦涩的。这对于当年的自己也是,本身并没有什么经济、金融的专业背景,面对随便打开一本随处可见的专业术语,确实会感到有些头疼。可是不搞明白这些就很难把杂志中的故事理解清楚。所以,我开始了自学之路。



杂志这种东西好处就在于它相比专业期刊有一定的故事或者叙述性,就算你没什么专业背景,先去试着阅读,也可以理解个七七八八。所以想去学习任何一门知识,相关的杂志绝对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最开始阅读这类杂志的时候,碰巧自己也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新东方英语,记得里面教雅思听力的老师教过同学们一个很实用的练习技巧,叫做“点阵式听写”,就是把英文电台的口播或者美剧里的台词,一个词一个词地“听写”下来,如果一个句子第一次只听懂一个单词,没关系,先把这个唯一听懂的单词记录下来,然后再重新听重新写,直到这个句子里面的所有单词都听出来记录完毕了,再往下进行,据说这是最有效学习听力的方法。但是对于自己,英语课上学习的技巧后来全部用到了阅读财政杂志上了。



我用类似于“点阵式阅读”的方式去阅读杂志,比如读到一篇关于我国税法改革的文章,里面涉及到国税地税,当时自己没有一点概念,于是就去搜索去查询,发现两种税收的区别和共性,征收范围和方式,我国一共经历过几次税法改革,当前各省市大致的税收情况如何……然后就把这些信息都记录下来,接着再用类似于制作PPT的过程把这些知识点全部都穿起来,形成属于自己的一个关于税收的材料(可以给别人讲述的程度)。



这样读下去,你会发现最开始,自己的阅读速度会很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日积月累,那些知识开始变得是我自己的了,看不懂读不明白的文章越来越少了,出门在外也可以凭借这些浅薄的知识蒙蒙人了,这对自己而言,是个重大的进步。



就这样,那几年不在球场上,没有去网吧,把自己吃胖到一塌糊涂的状态以此来身体力行地对谈恋爱交女朋友勇敢地说“不”(我是不是疯了?),图书馆里只有一个拿着财经杂志,孤独的胖子。



后面出国、再上学、开始工作,中间停顿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在工作稳定之后的2010年,想起了自己当年学会的这门技能,又开始决定跟自己较劲,一本一本杂志点阵式地读下去,持续进行了将近一年时间。时至今日,很多脑袋里的有的东西都是拜这两次密集的学习所赐,工作中很多事情也因此受益。一直到了2018年,工作中又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缺失,就再度开始了新的一轮“点阵式阅读”旅程。



毫无疑问,阅读杂志也是一种学习,关键在于获取信息的多寡,专业杂志——在你眼里到底更像互联网推文,还是图书馆里的教科书,这决定了我们是学习还是娱乐的对待方式。



感谢当年的《财经》后面的《财新》,成为了几段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学习途径和学习素材。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团队里,女性为大多数,大概占了60-70%,而他们的读者却80%以上都是男性。于是你可以想象,每天财经女记者们奔走各地挖掘真相、理性分析,为的是让这帮没长大的男生们早日成材。这个财经的世界里,谁说女子不如男啊。


上一篇:情感故事:一个中年女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婚外情的?
下一篇: